锻炼对双相障碍患者的利弊:系统综述
精神障碍患者中,久坐的生活方式(Sedentarylifestyle)及缺乏锻炼较为常见;然而,这种联系的方向性,即久坐导致疾病还是疾病造成久坐,以及静坐可能为患者带来的益处,目前仍不明确。
一项3月15日在线发表于《情感障碍杂志》的研究中,来自巴西的一组研究者针对双相障碍患者对上述课题展开了探讨。研究者系统检索了PubMed及Cochrane图书馆1995年1月至今的相关文献,并终筛选出31项研究,共15,587名双相障碍患者。研究者对这些患者的身体锻炼情况、锻炼的收益及潜在危害等进行了探讨。
双相患者严重缺乏锻炼
大部分研究显示,双相患者严重缺乏身体锻炼或锻炼不规律。主观评定方面,患者自评问卷显示40-64.9%的患者存在久坐的情况;客观测定方面,活动记录仪进一步显示,78%的患者属于久坐范畴,轻度锻炼者占21%,而中高强度锻炼者仅占1%。
双相患者的运动功能总体弱于一般人群。2015年的研究显示,与对照相比,双相障碍患者步行距离更近(p<0.001),躯体更不活跃(p=0.005),骨骼肌肉疼痛的情况也更多(p=0.03)。此外,双相患者的肢体活动速度更慢(p<0.001),腿部爆发力(p=0.003)及腹肌耐力(p<0.001)也不及对照。
身体锻炼方面,双相障碍与单相抑郁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比较结果存在冲突,目前尚无定论。
久坐升高双相患者共病风险
对于双相患者而言,身体锻炼者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比例更低(p<0.05)。另外,久坐的生活方式与双相患者的睡眠紊乱相关(p<0.01),而这种相关性并未见于对照组。鉴于上述研究均为横断面研究,故相关性的方向不能确定。
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体重指数(BMI)升高与双相患者寻求锻炼方面的咨询相关。不仅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双相患者的体重及代谢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锻炼对双相患者的益处
多项研究显示,身体锻炼与双相障碍患者更轻的抑郁症状、更理想的生活质量及更高的功能水平相关;还有研究显示,身体锻炼较少与抑郁发作相关(p<0.001)。
事实上,部分双相患者已经对锻炼的意义有所察觉。一项定性研究中,25名双相障碍患者在一份半结构化问卷中给出了自己针对锻炼及双相障碍相关性的观点。结果显示,接近一半的受试者使用锻炼作为调节症状的工具。
Sylvia等所开展的研究中,患者接受了营养/减重、锻炼等组成的多组分治疗;治疗以团体方式进行,每次60分钟,在14周的时间内进行了12次。结果显示,该治疗存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抑郁症状、功能及体重的趋势。
多数研究显示,双相障碍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很高;然而,这一人群代谢综合征与锻炼之间的相关性并无定论。有研究显示,共病代谢综合征的双相患者锻炼强度更低,但也有研究并未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锻炼是把“双刃剑”?
两项研究显示,锻炼强度大的个体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更高。Str?hle等开展的一项研究对2548人进行了为期4年的随访;4年后,规律进行身体锻炼的个体罹患双相障碍的比例更高(OR10.29,CI1.36–78.08,p<0.05);另一项纳入23,505人的性调查显示,高强度锻炼与个体对某些精神障碍的易感性相关,尤其是酒精依赖(OR1.43,CI1.12–1.84,p<0.05)及双相障碍II型(OR2.29,CI1.31–4.02,p<0.05)。
另外,双相障碍患者的锻炼和躁狂发作之间也存在相关性。如有研究显示,活动量小与抑郁症状相关(p<0.001),而活动量大则与躁狂相关(p=0.012)。当然,横断面研究的性质限制了上述结果的解读,躁狂患者运动量大也可解释这一相关性。
另一项定性研究中,研究者指出锻炼对双相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的效应:一方面,适度锻炼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轻躁狂症状及预防严重的心境摇摆;另一方面,高强度运动也可导致躁狂及轻躁狂症状的恶化。
结论
研究者指出了本项分析的局限性,包括研究之间的异质性较高,大多数研究为横断面设计,受试者的锻炼动机可能导致选择偏倚等。然而,基于现有证据,对于双相障碍患者而言,身体锻炼很可能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未来人们应开展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澄清锻炼对于双相障碍患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