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的心理学讲解
催眠感应与可催眠性
催眠开始于一种催眠感应,它是一组初的活动,能使外部的注意力分散减到小并鼓励参与者只集中在暗示的刺激上。相信自己正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感应活动包括想象特定的经验,或对事件的反应进行视觉化。
重复地进行这种这种实践时,感应程序就像一种习得的信号,使参与者可以很快地进入催眠状态。典型的感应程序使用使人深度放松的暗示,但有些人可能通过一种活动的警觉地感应而进入催眠状态?如想象他们正在慢跑或骑自行车。
表演催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实于被催眠者的催眠的力量。然而催眠重要的是参与者受催眠的能力或“天分”。受暗示性上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从根本没有反应到有反应。
可催眠性是相当稳定的特质。如果一个成年人在10年期间进行多次测定,分数会基本保持相同。
事实上,对50个男女被试在25年以后重测,结果表明两此可催眠性的分数有相当高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71)。与成人相比儿童倾向于更易受暗示;催眠反应高峰是在青少年初期,随后减少。
有一些证据表明可催眠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因为同卵双生子的分数比异卵双生子的更相似。尽管可催眠性的相对稳定,但它与轻信和顺从这样的人格特质没有任何相关。可催眠性反映那一种独特的认知能力,即全神贯注于一种体验之中的能力。
催眠的效果
在描述测量可催眠性的方法时,我们已经提到过一些催眠的标准效果:催眠状态下,个体对有关运动能力(如他们的手臂变得不可弯曲)和知觉经验(如他们产生有只苍蝇的幻觉)的暗示做出反应。
然而我们怎么能肯定这些行为是由催眠引起的,而不止是参与者想取悦催眠师的强烈愿望而带来的?要说明这一重要的问题,研究者常常进行试验对真正被催眠个体和那些假装者的表现进行比较。
催眠的一个不容怀疑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减少疼痛(催眠性痛觉缺失)。预期和害怕会使疼痛刺激增强;你可以通过催眠减轻这种心理上的效果。通过各种催眠暗示完成疼痛控制:将疼痛的部位想象为非器官的或是与身体的其他部分分离,将一个人的心理离开身体,以各种方式歪曲时间。
对催眠后要说明的是:催眠的力量不在于催眠师的某种能力或技能,而是存在于相对可催眠的个体和被催眠的个体身上。
要被催眠不需要放弃个人控制;相反,被催眠的体验使得个体学习新的方法去练习控制,催眠者作为教练,可以训练被试表演者去扮演角色。
- 上一篇:心理压力大怎么办 六种方法帮你减压
- 下一篇:如何判断严重抑郁症心理?
-
请尊重疾病的心理学意义2017-11-26
冰块烫伤皮肤 多年前CCTV10《探索发现》做了一期催眠节目,催眠师催眠了一位志愿者,拿出一个冰块暗示他会被烫伤。结果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志愿者真的被烫伤。其实,催眠师催眠的是他的潜意识,让他在心理上以为是被灼伤。当然,实际上冰块在皮肤上也
-
心理学教我们如何提高孩子的学2017-09-13
很多家长苦恼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考试粗心大意,总是丢三落四。 为此给孩子找各种补习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仍收效甚微。实践证明,只需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定力),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明显上升,甚至名列前茅。 心理学家做过一
-
40个神准的社交心理学现象2017-09-08
1、关系越好的,往往是爱损你的 和他们说话时,你总是能自动屏蔽那些不爱听的。你的毛病他们永远比你更清楚。碰到你以前喜欢过的人,他们总是特别激动地喊你快看快看。有了小秘密,总是个想跟他们分享。其实关心你的,永远是那个爱打击你的。 2、
-
终于找全了:蝴蝶效应、鳄鱼法2017-08-23
一、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
-
尝试用心理学解析梦境2017-08-22
梦境解释,特别是神奇梦境的解释是有难度的,而很多梦其实是无法解释的,因为梦的本身可能并意义。这里用心理学的视角来对一些梦境做出解释。 每个人的梦境都有着不同的预示吗?那它究竟预示着什么呢?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梦预示是好是坏? 1
-
心理学中的七大黄金心态,你拥2017-08-21
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情会有不一样的反应和情绪,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事也会有不一样的反应。持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是说,心情(晴)好,每天都是晴天嘛。心理学中七种黄金心态你值得拥有,比黄金搭档还要好! 01、阳光心态 1、内向思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