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时就发泄出来!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使现代人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压力大大增加了。所以,缓解精神压力,提高精神生活质量,是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综合压力管理理论认为,人类只能缓解某些压力,而不能消除压力。因为有些积极事件,如考上大学、升职、创新性的工作等等也会产生一定的精神压力。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相对的压力状态,对人的健康和事业不仅无害,反而有益。
虽然压力可以刺激我们采取行动来挑战自身能力,帮助我们达到自认为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但过度的压力、焦虑、紧张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也有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要有相应措施面对和缓释工作带来的压力,以不至于因压力过大而被压垮。现介绍几自我缓解浅谈种解压的方法,希望为广大精神疾病患者和倍感压力的人们带来改变。
1、保持积极的心态,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因子
压力的形成基本上沿着如下逻辑展开:生活情境+压力知觉+情绪唤起+生理唤起。压力知觉实质上是一种压力主观标定,这种标定会导致心、身的唤起,即高度紧张状态。这就要求人们要具有积极的心态,在知觉这一环节上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当压力因子进入主观知觉之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积极的或中性的诠释,或者把它看做是一种喜讯,或者把它当做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东西,这样就会减少过度反应所产生的压力。
二、了解产生压力的原因
具体地说就是:分析一下是由于自我职能技术的掌握不到位,不能完成本职工作而怯以面对还是因薪资待遇偏低,使自己的价值受到低估和生活水准降低而烦忧;是为多年努力工作却仍升职受阻,内心备感遭受冷落而沮丧还是因为人际关系没有搞好而感到孤独……就像医生看病,压力产生的根源不同,缓解的方法也不同。只有真正了解压力产生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好办法。
三、克服畏惧情绪,主动适应压力
一旦承认了某一事物对自己的压力,就要坦然地面对,过分地畏惧只会使你方寸大乱。其实,畏惧情绪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压力面前要不断地鼓励自己,树立自信,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四、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在压力面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金钱、变换的生活、挑战的刺激还是不断超越自我?然后想想现在的工作能不能给你提供这些物质条件或精神上的感受,自己的努力是否符合本人的价值观,一些压力值不值得去承担?认真地评价自己,分析一下以自己当前情况应不应该承担这种压力,并适时对人生目标做出相应调整。
五、采取适当的方法,缓解压力
如确立新的目标,恢复信心和勇气;找具有较高学识、修养和实践经验的对象倾诉,给失衡的心理以适当抚慰,鼓起奋进的勇气;去想想那些比自己受挫更大、困难更多、处境更差的人,结合自己没有受挫感的方面,找出自己的相对优势,强化优势感。
总之,对待各种压力,我们要尽量避免遭遇压力源,尽力放松自己的情绪,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或期望值。
- 上一篇:抑郁症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 下一篇:预防抑郁症有哪些好的方法
-
抑郁症的自我及时强化法2019-04-01
对忧郁症的治疗,有药物治疗,有心理治疗,而心理治疗是重要的。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是"自我及时强化法"。这种心理治疗方法是在吸取东西方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有些人之所以患了忧郁症,主要是他们本人对自己的
-
父母不和会导致孩子患抑郁症 2018-12-29
很多家庭在生活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争吵,但是在有孩子的家庭,如果父母双方出现关系不和,会地影响孩子的心理,特别是一些比较年幼的孩子,因为他们心智还没健全,在父母的吵架影响下,不仅会使孩子心理扭曲,还容易导致孩子患抑郁症。父母不和会导
-
强迫症在生活中如何劫持你时间2018-08-14
不知道朋友们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情况,比如每次出门都会反复的想,我又没有锁门啊,我好像锁了,但是又下意识的拉门检查如此反复循环.....此时你就该考虑是否得了强迫症了。生活中的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是强迫症发生起来这真的很可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
-
是时候重新认识抑郁症了2017-12-26
抑郁症,到底是怎样一种疾病,它真的会严重到让人放弃生命吗? 难以置信、不理解,甚至还有人质疑病人矫情、鄙视嘲笑他们。说实在的,我们这些正常人,对抑郁症知道的实在是太少了。 抑郁症,广义上又称抑郁性障碍: 长时间持续的抑郁情绪,并且这种情绪明显
-
当抑郁症患者拒绝吃药的时候,2017-12-21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约有70.57亿人口,其中抑郁症患者3.5亿人。
-
老年抑郁症到了该关注的时候2017-11-26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性疾病发病率的逐渐增高,老年抑郁症患者也在增多。据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的7%-10%,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但是,一些不实或不准确的宣传,容易误导人们对抑郁症的认知和治疗。 误区一:不适应退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