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地表达愤怒
文章来源: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发布日期:2017-08-03
心理学上,我曾自己总结过几种愤怒的情境:
当利益受损的时候;当期望受挫的时候(主要);当被忽略的时候;当嫉妒别人的时候;当觉得自己被侵犯的时候(个人规范);当觉得他人被侵犯的时候(社会规范);大部分情况下,愤怒只是一种次级感受(secondaryfeeling),与悲伤,羞耻等构成情绪群(cluster)。用通俗的话来讲,愤怒不是核心感受,当我们期望受挫的时候,我们希望自己得到尊重却受到侮辱,我们希望自己被肯定却遭遇贬低,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原始感受是受到伤害(如果归因到他人故意,会加剧愤怒)而产生的悲伤,焦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感受和承认这种悲伤并不容易,也不安全,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自己的脆弱,还会引发一些对自身的焦虑,“我好没用,对方这样就伤害了我”;甚至还会自责,“我怎么可以因为这个就生气呢”。这样的知觉本身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如果我们分享这种脆弱,委屈,别人会不会认可我们?会不会同情我们?会不会离我们而去?这时,愤怒作为一种防御姿态,由自己指向别人,保护了我们的脆弱和委屈,也阻止别人进入我们的内心,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生气的缘由。那些温和的人有着一套逻辑,「’我都已经这样忍让了,对方应该会适可而止」。这样的逻辑本身又包含着一个期望,「我希望别人理解我」,当别人未能表达这种理解的时候,期望会再次受挫。如果认为是自己的忍让换来对方的变本加厉,“一定是我太过温和,温和到xx都会欺负我”。这里面还隐藏着一个不合理的信念:「理解自己是别人的事情」,这样就把原因归结到自己的温和,换而言之,也认定了对方的铁石心肠。不仅如此,很多时候这些人还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这套温和的行为模式是否正确,采取的策略就是经常性的表达愤怒,周围人的避让会让自己的地位得到无形的提高,获得心理优势,从而补偿了自己的悲伤,避免了自己的恐惧。知觉到这一层面非常关键,不要单纯的表达愤怒,更要坚定地表达愤怒背后隐藏着的委屈,焦虑本身,因为表达这些本身就是一种让别人了解自己底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好指着自己(我怎样怎样),而不要指着别人(你怎样怎样),不要对别人做价值判断。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一个合理信念的树立“让别人理解自己,这是自己的责任”和一个合理期望的养成“即使我表达了自己,别人不一定会理解自己”,以及时时刻刻接纳自己的准备。1、消解愤怒本身是在否定愤怒的价值,不要迷恋于转移注意力,换位思考等方法,我不提倡万事皆忍;2.民间心理学喜欢说,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但这没用,这话只是听起来漂亮;3.觉得没教你如何表达的,仔细看后一段;4.通常有人会建议“冷静下来好好想想愤怒的原因”,但愤怒往往很难控制,倒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如果你明白了隐藏在愤怒背后的情感,那么也就不难理解合理信念和合理期望的建立更为重要,故回答如此。- 上一篇:心理咨询可能成为一种时尚
- 下一篇:走出失去亲人的心理阴影
相关阅读
-
战胜愤怒2017-11-28
前言: 一个人不是每天遭遇到几次令人感到气愤的事件(有人似乎天天都在生气),就是会在脑中呈现出几次曾被羞辱的情景。每一次想起都会令人感到耻辱、无助、紧张和愤恨。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气、窝火和容易被激怒,就会罹患各种心身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
-
让无口语的自闭儿开始表达,你2017-07-11
改善自闭儿的语言能力 有些孩子不管你如何认真教他,或是无论强化物的强度有多大,他还是学不会提要求。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那你应该要意识到改变计划。不能持续给一个不学习的孩子强化物,强化的原则是被强化的行为将会增加,因此,如果奖励孩子不说话的
-
教会孩子释放愤怒的方法2017-07-11
遇到令人生气的事情时,每个人都会愤怒。一般来说,愤怒需要适当的发泄,否则就可能会损害身心健康。对成长中的孩子们而言,他们的愤怒更需要找到发泄的渠道,但由于孩子心理性格的差异,有些孩子并不善于引导自己的愤怒情绪。那么,家长该怎么教孩子释放愤